2023年教學傑出獎

 

 

 

2023 IEET教學傑出獎得主

(教學傑出獎得主介紹依照姓氏筆劃排序):

吳錫芩副教授

  • 服務單位:大同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學系/工程學院學士班
  •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
  • 教授課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普通化學實驗等

教學成就事蹟:

  吳錫芩老師投入許多熱忱和心力自主規劃並持續深耕教材製作、教學方法與教學活動設計之創新實踐,期許教與學形成效果、效率、效益兼具的有效教學,以達成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為目標。從2010年於大同大學任教開始,首先朝向教學數位化的推動,分別於2014及2015年獲得教育部認證通過2門數位教材和1門數位課程。透過「以學生為中心」之教學方式,課程設計由教師講述轉變為互動雙面向(數位網路:預習、複習;實體面授:多元及師生&生生互動共學),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進而引導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跨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策略上採用多樣化形成式課程規劃,包含:(1) 教師課程講授、(2) 業界專家實務經驗分享、(3) 動手實作與(4) 企業實地參訪,除了讓學習者逐步累積學習的經歷,也讓學生有機會嘗試發展自身的自主學習策略。過往幾年的教學成果分別在2013、2018、2020榮獲大同大學教學優良教師-創新教學類 特優。同時於2017、2018年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於2019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績優計畫的殊榮。

 

林子剛教授

  • 服務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訊號處理與頻譜分析(英)、工程數學(二)(英)、結構健康診斷(英)、材料力學(英)、結構實驗力學、鋼筋混凝土學等

教學成就事蹟:

  林子剛老師2012年起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任教,目前擔任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專長為結構健康診斷、智慧型結構、橋梁工程、生物啟發與人工智慧應用,並於2022年榮獲未來科技獎。任教期間陸續獲陽明交通大學頒發之績效特優導師獎、傑出教學獎、榮譽導師等獎項,並獲國際高等教育會士專業認證。林老師以全英語進行授課,曾擔任系上全英語學程召集人,主導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及爾灣分校共同簽訂學碩雙聯學位。

  林老師擔任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及跨域學習召集人,連續五年獲選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教學理念秉持從教學現場遇到的挑戰出發,提出適用於解決教學實務問題之方法,並以Kahoot遊戲學習的問答方式強化師生間互動,翻轉課程的授課模式受到學生高度肯定。

  林老師指導大專生與研究生參與IDEERS科學競賽屢獲佳績,為協助有志升讀土木系的高中生銜接大學課程,持續主辦全國竹塹盃抗震競賽。林老師支持學生深化研究應用,兩次指導學生榮獲國科會大專生研究創作獎;學術方面,林老師於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了71篇論文、3本專書與4項國際專利,並榮獲結構工程論著獎,且參與多項國科會產學計畫,展現亮眼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土木專業領域或教師教學創新發展,皆展現教學素養與深化研究的影響力。

 

徐曉萱副教授

  • 服務單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 最高學歷: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陶瓷材料、電子材料、積體電路製程特論等

教學成就事蹟:

  徐曉萱老師自2017年加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資系,對教學懷抱熱忱,以學生為本位,著重教學理論基礎結合實務致用理念,近年來徐曉萱老師更成為校內推動半導體與電子陶瓷教學的教學主力,教學認真盡責,近年來屢次獲得臺北科技大學教學獎,分別於110學年度榮獲本校「傑出教學獎」、109學年度榮獲本校優良教學獎、108學年度榮獲工程學院傑出教學獎、107學年度榮獲工程學院傑出教學獎。

  徐曉萱老師授課科目多為實務導向課程,常藉由產業服務經驗來幫助學生銜接理論與實務,在授課過程中多以問與答方式鼓勵學生多思考與表達,期望能啟發學生多元跨域的學習能力。徐曉萱老師善用創新教學方法以協助學生理解課程重點,連續三年(109、110、111 學年度) 榮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並於110學年度獲選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績優計畫」,同時獲得臺北科技大學111年Dr. Shechtman年輕學者獎,積極推動並成立本校「半導體製程微學程」,為該學程之負責教師,也積極投入協助推動材資系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工作,在工程科技教育上的投入值得表揚與肯定。

 

翁輝竹教授

  • 服務單位: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 最高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流體力學、機械工程概論、綠色文明與永續發展等

教學成就事蹟:

  翁輝竹老師長期參與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工作,主持多項教育部教學改進計畫,且為落實教學工作的專業化發展,曾受聘擔任中原大學第一任教學卓越辦公室主任,推展校內各項行政與教學單位所涉及之「教」與「學」相關工作。在其擔任主任期間,中原大學連續兩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全國第一名,而個人亦已連續七年榮獲中原大學教學類優秀人才優良貢獻獎。

翁老師秉承的教育理念如下:

(一)    「學理、創意、創新及創業」之專業養成教育
培養學生使具備學理探究之學識涵養,訓練學生使具備創意思考、創新研發及創業發展之三創精神與能力。

(二)    「專業、團隊、願景及人文」之全人發展教育
教導學生使具有自主專業學習能力,訓練學生使具有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學生使具有願景規劃能力,薰陶學生使具有人文典範素養。

  另秉持「以信、望及愛為核心,師生共同追求成長」教學理念,課程以PBL為基礎,並經由CDIO的教學框架,結合多項創新教學法,同時搭配學職涯輔導工作,讓所培育過的學生不僅有著專業的成長能力,對往後人生路途的人格養成與塑造亦有著莫大的助益,真正落實中原大學「我們確信『愛』是教育的主導力量,願以身教言教的方式,互愛互敬的態度,師生共同追求成長」的全人教育理念。

 

張嘉展教授

  • 服務單位:國立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最高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電機與電腦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電磁學、電磁波、天線理論與設計、雷達系統原理等

教學成就事蹟:

  張嘉展教授大學畢業時在母校交大擔任兩年電子實驗全職助教,自此開啟她對教學的熱忱與興趣,在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台任教至今。也因這段經歷,張教授很能同理學生學習的困境,「換位思考、感同身受」成為她的核心教學理念。教書至今除獲得中正大學優良教學獎,累計的教學感謝狀數量亦為工學院教師之冠。

  在教學方法上,張教授會結合生活實例與當今時事來協助學生理解艱澀的電磁原理,同時擴展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她會鼓勵不擅於考試的學生透過實作電路將知識具象化,並利用加分哲學讓學生持續保持學習熱情。研究所課程的設計專題除因應科技潮流選題,「創意、趣味、設計自由度 」更是必備元素,亦能激勵學生自發性學習,期末成果常令人驚喜萬分。此外她非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式競賽。指導學生屢獲國內、外論文及設計大獎,包括國家晶片中心優良晶片、旺宏金矽獎、國際會議IMS學生設計競賽等。

  在教育推廣上,張教授多次參與教育部資通教改計畫,所編撰教材曾評選為優良教科書。近年也參與高中端科普演講與研究指導,協助銜接高中育才和大學選才。產業端則擔任2022台灣電磁聯盟傑出講座,進行業界技術交流與教育推廣。她目前亦為IEEE MTT-S 與台灣URSI的電磁生醫技術委員會成員,負責在國際上推廣相關技術與人才培育。

 

陳樹人副教授

  • 服務單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 最高學歷: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科技英文、工程數學、生物化學、海洋材料應用、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等

教學成就事蹟:

  陳樹人老師於2001年進入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2018年合併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秉持「言教不如身教」的教學理念,長期投入工程教育,特別是教學創新與教學實踐研究。2015年獲選高應大104學年度校級教學優良教師 (每年僅遴選一名)。高科大合併成立後,每年皆獲選教學創新課程獎勵或教學卓越獎項。

  樹人老師根據認知負荷理論,引進真實情境案例,設計教材教法,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科學論證能力。他常常與學生分享一句話「最有效的學習策略是教會別人」,所以每一門課程均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法。他以學術研究的角度看待教學實務,積極投入教學實踐研究,每年皆獲得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更於108與109學年獲得績優計畫之肯定。此外,他也投入跨領域教學,在2019到2022年之間,推動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擘劃跨領域課程模組的藍圖。

   從2016年8月起樹人老師擔任副教務長,基於欲改變學生必須先改變老師,欲改變老師必須先支持老師之理念,規劃「以教學實踐研究為核心的教學支持系統」,帶動校內超過20%教師投入教學實踐研究。樹人老師深信「教育是改變未來的力量」,改變一名學生,將有機會改變一個家庭;教學成就的另一層意義是引導學生成就希望,引導學生成就未來。

 

黃鎮淇教授

  • 服務單位:國立屏東大學電腦與通訊學系
  • 最高學歷: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計算機概論、電腦網路、資料庫系統、網路規劃管理等

教學成就事蹟:

  黃鎮淇老師獲得屏東大學校內最高榮譽大武山學者2次,並多次榮獲績優教師、績優導師等獎項。 在教學上黃老師運用親手打造的VAR體感技術中心的資源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且透過有趣的教材設計來讓學生更專注,搭配證照課程來強化學生的實作能力,並且透過幽默風趣的語調來提振學生的精神,經常補充最新的技術來讓課程內容與時俱進。

  黃老師為了方便學生考取無人機證照,在屏東地區建立了唯一的無人機學科考場,讓學生和屏東居民可以免於奔波。而在無人機教學上,由於初學者剛操作無人機時會緊張,經常造成無人機失控而損壞,所以自行開發MR無人機證照術科模擬系統,讓學生先在虛擬的系統操作,熟悉後再實際操控真實的無人機,可以避免危險及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黃老師帶領專題生為弱勢族群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為屏東地區的啟智學員開發一系列的VR/AR學習系統,例如與7-ELEVEN合作建構VR購物學習系統,來訓練啟智學員當父母不在家時可以自己到便利商店買東西吃。也設計AR認識交通工具學習系統讓啟智學員有能力自己搭火車,除了可以開心的學習外,同時也能達到運動的效果。而服務的對象也遠到離島澎湖建構VR/AR學習系統,看到學員們都玩得很開心,也讓黃老師和參與的同學們都感覺到雖然辛苦,但是值得。

  黃老師指導的專題學生得獎無數,並且經常帶領著同學參加各種專題系統展示活動,並將研發的系統設置在校內的VAR體感技術中心,用來當作推廣跨領域的合作的典範系統,並提供給校內外大學生和教師體驗,也提供給中小學的師生體驗,近五年來服務人數已經突破5千人。黃老師的無私奉獻,對於教育貢獻良多。

 

楊朝棟終身特聘教授

  • 服務單位: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 最高學歷: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
  • 教授課程:計算機組織、編譯器、人工智慧與物聯網、雲端管理等

教學成就事蹟:

  楊朝棟教授於2001年回母系東海資工系任教,至今已近22年。近年主要開授課程為計算機組織、編譯器、雲端計算、巨量資料導論、大數據技術平台與應用、LoRaWAN應用、LPWAN技術與應用、智慧物聯網技術與實作等課程,其教材內容豐富。楊教授也是東海大學第一位分別在三個磨課師平台(學聯網ShareCourse、育網eWant、中華開放教育OpenEDU)開授雲端計算與服務線上課程,計有超過千位校內外學生修習。楊教授於2018年與2019年連續榮獲東海大學教學優良獎,2023年與2020年則榮獲教育部5G行動寬頻課程模組「最優課程獎」,以及2018年榮獲教育部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及應用課程模組「最優課程獎」。楊教授多次指導學生參加競賽並獲獎,另外,也指導研究生多次榮獲中華民國資訊學會與台灣雲端計算學會碩博士論文獎。其在教學與研究的傑出表現,連續13年(2022~2010)獲國科會補助大專校院研究獎勵,於2018年獲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2022年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2021年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2021年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李國鼎穿石獎」、2022年中華民國資訊學會「資訊榮譽獎章」、2023年台灣雲端計算學會「傑出產業貢獻獎」。楊教授教學特色包括上課前將教材簡報檔與前一學年錄影檔放到教學平台(iLearn)以供學生預習用。必修(選)課程皆隨堂錄影(疫前QuickTime/疫後Teams)並上傳至教學平台,以供同學課後複習。計算機組織教學結合動畫講解處理器運作,讓學生了解處理器資料路徑流。此外,使用iLearn透過線上互動方式,於課程單元結束後,安排隨堂測驗,透過iLearn App立即測驗,除了讓學生上課能更專心之外,亦達到即學即測的效果。另外,讓學生了解實際運作,將實作安裝的過程步驟,彙整為Shell Scripts,以利同學方便安裝。教學這麼多年來,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促進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畢業後,在職場上有好的發展,並且能對國家與社會有所貢獻為職志。

 

劉光晏副教授

  • 服務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動力學、鋼筋混凝土學、防災科技管理概論等

教學成就事蹟:
 

  劉光晏老師受家庭因素影響立志當老師,實現父親當老師的夢想,及母親賦予地震防災的使命。曾獲選成大教學優良教師、教學創新與大學社會責任教學優良教師。

  劉老師的教學理念為:(1)理論與實務並重,解決實務問題、(2)強調觀察思考與閱讀素養、(3)重視資訊科技技術應用、(4)從做中學避免眼高手低。期許高中職、大學及研究所學生,從認識到認同進而能拓展土木系。

   劉老師的課程涵蓋通識推廣、基礎學科、進階應用與高階研究,共計15門土木相關課程。教學特點為:(1)說明學科關係,建立學習地圖、(2)採用ODIR模式活化教學效果、(3)應用遊戲化教學技術與分組PBL、(4)善用資訊技術降低學用落差、(5)錄影複習增加學習效果、(6)發展有效的提問加分機制、(7)舉辦工程參觀了解實務需求。

   劉老師兩度獲得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課程延伸成果發表土木水利工程學刊論文。另取得教育部苗圃計畫設計思考初階教練,加強學生複合災害之防災應變能力;亦取得教育部大學雙語教師證書,協助校方推動EMI課程。

   劉老師因疫情錄製「安全耐震我的家」線上數位課程並開發居家實驗教具,透過YouTube、FB社群提供學生實作並融入108課綱,進而通過國科會計畫、開設通識課及多元選修課,在小學、高中、大學提倡建築防震教育不遺餘力。

 

謝東佑副教授

  • 服務單位: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最高學歷: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 教授課程:電工實驗二、實用數位系統設計、機器學習系統設計實務與應用、系統晶片測試等

教學成就事蹟:

  謝東佑教授自2011年開始於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任教。在開授課程時花費許多心思在活化教學以及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討論上,希望能提升其學習興趣與努力意願,協助其建立主動學習及批判式思考習慣,以及幫助學生規劃與實踐努力方向,看見自己的進步,進而對自己能愈來愈有自信。

  謝教授於107至111學年度連續五年通過並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將其多元的教學策略與作法導入紮實的實踐研究,並具體分析學習成效。除此之外,謝教授也將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學術發表,截至目前為止已有4篇教學實踐研究相關期刊論文發表。

  謝教授榮獲許多校內外的重大教學獎項,包含中山大學105學年度教學傑出教師,以及104、103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謝教授所執行的107、109與110學年度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更榮獲亮點計畫與績優計畫。除此之外,謝教授於109學年度執行教育部「智慧聯網技術課程推廣計畫」時,計畫中的兩門課程均榮獲特優課程獎。

  謝教授也很積極熱心地提倡教學並支援同儕或校際教學活動。110學年度獲聘中山大學教學領航教師。自109學年度至今也是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區域基地的主持人。謝教授也受邀於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辦公室、教學實踐研究北區基地及超過10間大學校院擔任主講講師。